是該離開日惹
前往下一個定點:三寶瓏 (Semarang)的時候
搭乘的是這家公司的小巴士
候車室的座椅頗有巧思
由舊輪胎改造而成
日惹距三寶瓏約150公里,大約是 2.5~3 個小時的車程
在大日惹區會有5、6處接駁點
方便住在附近的居民上車
過程中見到了悲歡離合的場景:
老媽媽的淚水在眼眶裡滾動,握著女兒的手話別
猜想是女兒嫁到三寶瓏
好不容易挪出時間,帶著小孩回娘家探望母親
相聚的時光如此短暫,是時候返回夫家
今日一別,要等到何年何月才能再見?
老媽媽嘴裡叼唸著,無非是要好好照顧自己或有空常回來的話語
見女兒及孫子上了車
情緒瞬間潰堤,眼淚奪眶而出,順著臉龐滑落到地面……
相似的場面,
5、6個停靠點竟上演了3回!
三寶瓏,是中爪哇省的首府
15世紀初期,明朝鄭和七次下西洋的過程曾多次到過此處
現今有一座三寶廟供俸鄭和
而三寶瓏的名稱也來自鄭和
他本名馬三寶,"鄭"姓是來自當時皇帝的封賜
這座印尼第五大城市也是境內華人最多的地方
17世紀末期荷蘭人佔領殖民期間,建立鐵公路及大力發展貿易
時至今日,她已經是擁有170萬人口(2023)的商業大城
雖說建城歷史有五百多年,但旅遊資源不若日惹豐富
旅遊網站介紹了一些在地的旅遊景點
我感興趣的也就兩處
抵達當日傍晚來到了老城區 (Kota Lama Semarang)
占地面積約30公頃
她的存在見證了荷蘭殖民時期的面貌
建築物的風格類似18世紀時的歐洲建築樣式
因而有了 "小荷蘭" 的稱號
至今還有四五十棟建築物屹立不搖
最顯眼的大概就是布倫杜克(Blenduk)教堂
依舊存在的老建築
已被改成其他用途
譬如畫廊、餐廳、博物館……等
途經一家古董店
雖然我沒這方面的嗜好
但應該是有趣的地方
對於喜好有歷史感物件的人而言
大概如入寶庫
裏頭的物件動輒有數十年、甚至上百年歷史
種類包羅萬象
檯燈吊燈、各式瓷器製品、裝飾小物,甚至是舊廣告畫報……
懂擺飾的人,可以將蒐集的物件排列組合,營造出懷舊復古的氣氛;
或在簡潔的空間置放三兩件具歷史感的飾品,塑造現代與過往並存的趣味空間
老街夜色
不曉得三寶瓏的治安狀況如何
一些燈光昏暗且無人的暗巷我可沒膽量進入
隔日逛過位於老城區的傳統市場後 (乏善可陳)
重走一趟舊建築體集中的區域
非假日的白天,非主要道路的巷弄更顯靜謐
只有我一人行走其間
爪哇是座地震頻繁的島嶼
相較於普蘭巴南寺(Prambanan)遭受巨大的毀損
這些個有著兩三百年歷史的老建築外觀上雖有些破損
大致上維持著完整的樣貌
此外也看到好幾棟建築物宛若廢墟
僅殘存一兩面牆及數根柱子
裏頭雜草叢生,堆放好些廢棄物
以下圖片只是示意
實際狀況要糟上許多
從不同的位置觀看布倫杜克(Blenduk)教堂
除了一些完整的老建物被轉移成商業場所
當地政府也嘗試活化這個區域
導入些藝文場所
期待這些新元素讓老城區更多元化
吸引更多的本國或外國遊客造訪
要營造出藝文氣息
免不了有些 "文青店" 參雜其間
依據過往逛過幾家的經驗,對這類店舖就抱著避而遠之的態度
很大一部分他們賣的是 "感覺及認同"
個人覺得販售物件的CP值不高
倘若我與店主的年齡相仿
應當是會為 "有點意思" 幾個字而買單
現今的我只是功利庸俗之人
購買物品前先考量性價比是否足夠?有無實用性?
若只是個擺飾品
過段時間會移入儲藏室甚或丟棄嗎?
可能性趨近百分百
就像早些年旅行會買些紀念品的意思一樣
最終結局就是進入垃圾堆!